[南通市]通州区:喜讯我区一人获评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之星”
发表时间:2022年12月02日来源:南通市通州区红十字会
近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发文公布了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之星”名单,区特殊教育学校教科室副主任葛明丽成功入选。葛明丽,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教科室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从事特殊教育本身就意味着爱与付出,当她内心爱的呼唤与红十字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相碰撞,那微弱的力量,绽放成最美的星。
她曾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红十字志愿者、江苏省红十字应急救护能手、江苏省“四星级应急救护师资”、通州区红十字“三星”志愿者、通州区最美红十字人、通州区无偿献血先进个人、通州区优秀红十字志愿者。
微弱之力,与时代同频共振
韩愈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一名光荣的红十字会员,一名优秀的红十字志愿者,葛明丽始终修身于内,以德为行。她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用内心的坚韧与坚持谱写红十字的大爱。
葛明丽热爱红十字事业,模范遵守红十字相关法律章程,履行会员义务,以红十字为荣,为红十字争光。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葛明丽主动捐款,协助红会做好捐款统计工作。2021年,德尔塔病毒来袭,通州区开展全民核酸检测实战演练,葛明丽主动报名,冲在前阵。2022年,奥密克戎来袭,葛明丽又一次身着红十字马甲,站在核酸检测志愿服务的一线。
弱小身躯,谱写流动的爱
小小身躯,能量巨大。她无数次撸起袖子,献上自己一份流动的爱。
二十多年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葛明丽便怯生生地问同事:“有没有哪里可以义务献血的?”同事诧异地看着她说:“傻丫头,你怎么想献血啊?”她淡淡地说:“没什么啊,我就觉得如果我的血对他人有用,那是一件幸福的事。”不久,《献血法》颁布,单位首次组织教工进行无偿献血。自此,她便开始了漫漫无偿献血生涯。
2000年,通州血站员工在当时的《通州大众》报上发了一篇关于葛明丽献血的小报道,她并没在意,依旧默默无闻地工作在特教战线。一个亲戚在报纸上看到新闻,忙转告家人,嘱她注意身体。她听后笑了笑说:“按照科学的说法,人自身有造血功能,适量献血对身体无害。我会注意身体的,谢谢关心!”有时在献血过程中,工作人员看到瘦弱的葛明丽总会说一句:“快称一称,有没有九十斤?”有时在医院体检时,护士看到手臂上的针眼,总会会心一笑,说:“你是老献血啊!”
2006年,区里组织教育系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活动,葛明丽又是首批报名抽取血样。在她心中,如果幸运能与别人配对成功,救人一命,也是一种缘分。
至今,葛明丽已捐献全血5700ml,已然超过当下她身体的全部血量。如今每次救护培训课上,讲到“三救三献”,她总会拿出自己的“无偿献血荣誉证”,现身说法,跟学员们讲述自己的献血故事。
志愿服务,播撒红十字之光
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中,葛明丽亲切温和对待每一个人。走进年迈的孤独老人家庭,她总能潜下身子,和老人唠家常,关心他们的身体情况,有的老人寂寞惯了,见到了红十字志愿者,就要唠个不停,她总是非常有耐心地倾听,并给予心理抚慰。
为了能让更多人掌握救命技术,她积极参加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勤学勤练勤展示。心肺复苏和四项技术的操作,对身形瘦小的葛明丽来说,这不只是技术活,也是力气活。曾经,葛老师做胸外按压时总是难以达到深度标准,朋友们说你尽力了,深度不够就不够吧。她没有向困难低头,每天早一次晚一次,手背皮按破了也不放弃,逐步形成肌肉记忆,多次参加省市级救护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先后被授予南通市技术能手,江苏省红十字应急救护能手称号。
红十字有爱,有光,有无限的能量。葛明丽总能把红十字的光芒带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2021年9月,葛明丽前往陕西镇巴支教,在此发现有很多留守儿童,当她把这部分学生资料发布到通州区红十字赈济救援志愿服务队微信群后,得到了区红十字会邵菊会长的大力支持。由此,从城关小学启程,开启了镇巴多所学校102位学生的“情暖镇巴、结对助学”活动。百余位爱心人士(企业)结对帮扶一名或多名留守儿童,提供义务教育阶段每年1000元,高中教育阶段每年2000元的资助,由此开启了长达十余年的爱心接力。葛明丽本人也成功结对三元小学一名学生,并去孩子家,鼓励孩子好好读书,成就不一样的人生。2022年助残日期间,葛明丽又一次牵手区红十字会,促成了通州区“为爱呐罕”结对帮扶项目,用红十字的光点亮五名适龄SMA罕见病患儿,葛明丽还积极联系患儿家庭,做好后续教育和康复的支持。
无论在哪里,葛明丽都牢记自己是“红十字人”,永远以红十字为荣,做公益、慈善的守护者和践行者,做红十字志愿服务的行动者、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