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强基固本 向下扎根
发表时间:2023年01月13日来源:博爱盐都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红十字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要求,秉持“向下扎根建组织、优质服务显特色”理念,在基层基础夯实上持续发力,在便民利民服务上主动作为,依法治会和服务兴会能力进一步提升。
重点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发展之基。加强沟通协调,争取各方支持,稳步建强镇(街道)、社区、学校、卫生、企业红十字会基层组织。规范建会程序,在14个镇(街道)全面建设红十字会,明确有固定工作场所和必要设施、有相对稳定的兼职工作者、有切合实际的工作制度、有一定经费保障、有会员和志愿者队伍、有服务平台和载体、有实施项目和特色活动的“八有”要求。2020年起,推进建设“坚强有力的红十字组织”“特色鲜明的博爱家园”“群众欢迎的志愿服务队伍”“彰显人道力量的博爱基金”“群众受益的博爱超市”“知识丰富的博爱文化廊”的“六个一”提升工程,促进比学赶超和特色创建。
拓展线下线上筹资渠道,增强救助实力。巩固“博爱万人捐”筹资主渠道。加强宣传,精准反馈,依法巩固以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为参与主体的筹集主渠道,年均募集300万元以上。精准搭建公益平台。为新都路党建联盟“敦品励学”助学,神龙控股冠名救护知识竞赛,华鸥实业结对帮扶,苏酒集团、仁禾中衡助医捐赠,劲牌慈善公益基金会、上海电子行业协会等定向捐赠提供服务,已接受转赠资金600余万元;2020年到2021年接收社会捐赠防疫款物达1800万元。积极实施网络筹资。2019年起在腾讯公益平台上线“博爱光明行”项目,近两年上线“学校AED配备和学生生命健康读本赠阅”“赈济救灾家庭箱购置储备”“肾情厚谊——尿毒症患者救助”等项目,均超额完成预定目标。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严格审计和反馈,做到收支清楚,公开透明,保证公信力。
精准做好民生服务工作,打造人道品牌。常态化开展博爱送万家,每年元旦、春节和端午、七一、中秋、重阳等节日均登门慰问基层核报的困难家庭,年均600余户。每月开展应急救助,对符合救助条件的白血病、尿毒症等大病对象提供资金救助,年均600余人次。实施项目化资助。建立运行9家博爱超市,年均助困800余户;与教育部门联合开展“温暖送学子、博爱百校行”“大手拉小手、健康一起走”等活动。推行物资+服务类救助。在15个博爱家园社区建立红十字服务站和服务队,落实博爱基金助困,重点推进养老照护项目,建设运行助残博爱通道和助老爱心洗衣坊,深受各方好评。
示范带动推进“三献”工作,传递生命关怀。一是发挥胡建军、徐正洲等“雷锋式献血达人”榜样作用,年均组织1500人次参与献血,区直机关干部职工连续11年、教育系统教职工会员连续22年集中参加献血,成为精神文明建设靓丽名片。二是发挥基层组织和薛银铸等知名爱心大使的骨干作用,连续14年组织“点燃生命新希望、爱心相髓百人行”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招募、回访及再动员、体检和捐献服务、表彰慰问工作,截至目前入库4000余人,其中16人18次捐献,2022年有6人捐献。三是用心用情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宣传服务工作,全区已有5000余人申请登记,7人捐献遗体,2人捐献器官。
多维度传播红十字文化,推动价值认同。发挥红十字运动研究基地作用。承办“五大发展理念与红十字事业”研讨会,参与主编出版《红十字运动研究》年度卷,以成熟理论指导博爱文化传播等业务工作。优化传播渠道。完善新闻与传播志愿服务队,运行“博爱盐都”公众号,制作形式多样的宣传视频,常态传播博爱文化。加强基层传播阵地建设。先后在潘黄、龙冈等地建设博爱文化廊或广场,联动基层开展“我与红十字”征文活动。注重应急文化展示。建成700平米备灾救灾中心和350平米备灾仓库,在全区人员密集场所布设80台AED,建设景区红十字救护站,建立应急救援队和功能型党支部,参加大型宣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