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让血液流淌 让生命延续 --90后共产党员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发表时间:2023年02月27日来源:秦淮区红十字会
2月21日上午8点,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90后共产党员王尚晓正躺在采集床上,两只手臂都扎着针管,温热的血液从左臂流出,经过血细胞分离机的运行,留下“生命种子”--造血干细胞,剩余血液成份再从右臂回输至体内。王尚晓同志要这样躺着近5个小时才能采集满足患者移植所需要的造血干细胞数量,他成为江苏省第1141位、南京市第141位、秦淮区第19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30岁的王尚晓,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201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20年2月参加工作,现供职于南京地质调查中心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室。
据悉,2012年刚刚高中毕业的他便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十多年来他一直坚持无偿献血,至今共无偿献血21次,累计献血8300毫升。
第一次与造血干细胞的“亲密接触”是在2020年5月5日,在参加无偿献血过程中,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的时候,抱有仁爱之心的他当即留存血样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2022年11月他接到了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筛配型成功,询问他是否愿意捐献,王尚晓毫不犹豫同意了,随后进行高分辨和体检,“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每个流程都会和我确认是否意愿捐献,我的回答都是‘愿意’,对于捐献,我自始至终都没有犹豫过,其实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可怕,它是一件值得我们义无反顾去做的善事,有时候我们缺少的并不是爱心,而是深入了解它的机会和向它迈进的勇气”王尚晓说道。
虽然家人一直以来都很支持他参加无偿献血,但是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了解,为了打消他们疑虑与担忧,王尚晓仔细查阅了相关资料,认真对家人做了科普知识宣传,家人终于放下了那悬着的心,成为他坚实的后盾。
当时高分辨率配型和体检的过程,正好伴随着他迎接自己孩子的出生,初为人父的他,更能体会一个生命来到人间的不易,想到那一个个躺在病床上的人和他们的家庭,也都更加坚定了他要做这件善事的决心,希望自己的这一点奉献,可以变成种子在别人的生命中发芽,王尚晓说。
“生命的种子”以爱传递,聚爱成海,缔造生命奇迹, 生命的接力人,他们是重症病人的那抹光,伟大的捐献者们没有豪言壮语,只将捐献看做一次生活赐赠、一种公益担当、一份应尽的责任,视为生命的自觉和生活的平常,用自己的爱心,让患者的生命获得续航的机会。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播撒了爱的曙光。
“移植手术成功让人欣喜,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捐献,让对方尽快好起来,未来的岁月里,愿他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王尚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