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镇江市]深化实施“四大工程” 以青春本色践行红十字精神

发表时间:2023年05月15日来源:镇江市红十字会

江苏大学红十字会自2013年9月成立以来,始终将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人道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教育、人文传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紧扣“学习雷锋、关爱生命、传播爱心、服务社会”的主题,围绕“博爱”“救护”“红丝带”“三献”四大工程,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校院两级红十字会先后获得首批“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江苏省红十字示范学校、江苏省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连续多年荣获全省高校红十字会“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活动优秀项目奖。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红十字会工作,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名誉会长,分管校领导任会长,团委、工会等相关部门互相配合,不断加强顶层设计,确保学校红十字会工作有序推进。各二级学院均建立了红十字分会,组织架构完善,职责分工明确,管理规范。定期召开会员代表大会,有效地保障了组织机构有序运营。注重队伍建设,对有爱心和奉献精神的学生,经过面试和培训后注册登记为志愿者,不断充实和壮大志愿者队伍。不断健全相关工作制度,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国红十字会章程》等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学校红十字会工作规则》、《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红十字会工作的意见》,做到依法履职、依法开展工作,自觉维护红十字会的声誉。

二丰富校内活动,创新实践形式

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广泛实施“博爱工程”“救护工程”“红丝带工程”“三献工程”,校园内红十字会工作氛围愈加良好,影响力不断提升。

聚力打造“博爱工程”

江苏大学红十字会引导各二级学院依托专业特色和学科特点,积极组建“博爱青春”志愿服务团队,在校内外积极开展应急救护、造血干细胞和遗体器官捐献、乡村振兴、关爱弱势群体等志愿服务活动。每年有20余支团队申报“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项目,每年均获1-2项省级项目支持,10余项获市级项目支持。11年来,学校“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项目多次获得省级、市级高校红十字会“博爱青春”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奖,“博爱髓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宣传项目入围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评选。

广泛开展“救护工程”

江苏大学红十字会拥有救护培训师资14人,每年积极举办初级救护员培训班、新生应急救护普及培训、应急救护技能竞赛等活动,广泛普及出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救护技能和CPR等方面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能力。2021年以来,举办4期初级救护员培训班,累计培养了400余名初级救护员,13288名新生参与应急救护普及培训,普及率达100。

高效推动“红丝带工程”

每年面向学生骨干举办防艾同伴教育主持人培训,近两年共培育了200余名优秀的防艾同伴教育主持人,投身到预防艾滋的宣传活动,通过宣讲、答题、互动教学等形式开展性教育,共同了解防艾知识,累计举办新生防艾同伴教育普及培训130余场,实现新生防艾同伴教育全覆盖。同时,在每年“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采取分发宣传页、开展趣味知识竞赛、为“艾”助跑、防艾电影之夜、防艾讲座等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宣传各学院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促进学校青年学生身心健康。

深度实施“三献工程”

江苏大学红十字会积极关注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及遗体器官捐献事业。与镇江市中心血站合作,每年开展多次“献血车进校园”活动,据统计,近三年江苏大学献全血7132人,共2257450ml,血小板249个治疗量。此外,江苏大学红十字会还积极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活动,号召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与爱相“髓”,点燃希望。2021级在读博士生经普杰在南京明基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江苏大学第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每年与市红十字会连续开展镇江市遗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尚,追思和悼念遗体器官捐献者。 

三宣传影响广泛,工作成效显著

江苏大学红十字会积极通过各级平台和媒体宣传红十字知识和相关活动,近两年,学校受中新社、农民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报道180次,获市级以上红十字系统表彰71次,2人次被评为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之星”,显著增强了江苏大学红十字会工作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2021年4月15日,江苏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齐敦品一行来江苏大学考察调研,参观了学校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现场观看了大学生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的救援演练,走访了校红十字会财经学院分会,听取了学校红十字会工作和应急救护培训、物资储备、应急救援队工作开展等情况汇报,对江苏大学红十字会和志愿服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江苏大学校领导表示将会继续发挥校红十字会在人道领域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发挥育人功能,将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和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结合,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保护青年生命健康,推动和谐文明校园建设。

[镇江市]深化实施“四大工程” 以青春本色践行红十字精神

2023-05-15    来源:镇江市红十字会

江苏大学红十字会自2013年9月成立以来,始终将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人道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教育、人文传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紧扣“学习雷锋、关爱生命、传播爱心、服务社会”的主题,围绕“博爱”“救护”“红丝带”“三献”四大工程,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校院两级红十字会先后获得首批“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江苏省红十字示范学校、江苏省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连续多年荣获全省高校红十字会“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活动优秀项目奖。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红十字会工作,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名誉会长,分管校领导任会长,团委、工会等相关部门互相配合,不断加强顶层设计,确保学校红十字会工作有序推进。各二级学院均建立了红十字分会,组织架构完善,职责分工明确,管理规范。定期召开会员代表大会,有效地保障了组织机构有序运营。注重队伍建设,对有爱心和奉献精神的学生,经过面试和培训后注册登记为志愿者,不断充实和壮大志愿者队伍。不断健全相关工作制度,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国红十字会章程》等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学校红十字会工作规则》、《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红十字会工作的意见》,做到依法履职、依法开展工作,自觉维护红十字会的声誉。

二丰富校内活动,创新实践形式

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广泛实施“博爱工程”“救护工程”“红丝带工程”“三献工程”,校园内红十字会工作氛围愈加良好,影响力不断提升。

聚力打造“博爱工程”

江苏大学红十字会引导各二级学院依托专业特色和学科特点,积极组建“博爱青春”志愿服务团队,在校内外积极开展应急救护、造血干细胞和遗体器官捐献、乡村振兴、关爱弱势群体等志愿服务活动。每年有20余支团队申报“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项目,每年均获1-2项省级项目支持,10余项获市级项目支持。11年来,学校“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项目多次获得省级、市级高校红十字会“博爱青春”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奖,“博爱髓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宣传项目入围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评选。

广泛开展“救护工程”

江苏大学红十字会拥有救护培训师资14人,每年积极举办初级救护员培训班、新生应急救护普及培训、应急救护技能竞赛等活动,广泛普及出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救护技能和CPR等方面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能力。2021年以来,举办4期初级救护员培训班,累计培养了400余名初级救护员,13288名新生参与应急救护普及培训,普及率达100。

高效推动“红丝带工程”

每年面向学生骨干举办防艾同伴教育主持人培训,近两年共培育了200余名优秀的防艾同伴教育主持人,投身到预防艾滋的宣传活动,通过宣讲、答题、互动教学等形式开展性教育,共同了解防艾知识,累计举办新生防艾同伴教育普及培训130余场,实现新生防艾同伴教育全覆盖。同时,在每年“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采取分发宣传页、开展趣味知识竞赛、为“艾”助跑、防艾电影之夜、防艾讲座等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宣传各学院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促进学校青年学生身心健康。

深度实施“三献工程”

江苏大学红十字会积极关注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及遗体器官捐献事业。与镇江市中心血站合作,每年开展多次“献血车进校园”活动,据统计,近三年江苏大学献全血7132人,共2257450ml,血小板249个治疗量。此外,江苏大学红十字会还积极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活动,号召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与爱相“髓”,点燃希望。2021级在读博士生经普杰在南京明基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江苏大学第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每年与市红十字会连续开展镇江市遗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尚,追思和悼念遗体器官捐献者。 

三宣传影响广泛,工作成效显著

江苏大学红十字会积极通过各级平台和媒体宣传红十字知识和相关活动,近两年,学校受中新社、农民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报道180次,获市级以上红十字系统表彰71次,2人次被评为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之星”,显著增强了江苏大学红十字会工作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2021年4月15日,江苏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齐敦品一行来江苏大学考察调研,参观了学校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现场观看了大学生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的救援演练,走访了校红十字会财经学院分会,听取了学校红十字会工作和应急救护培训、物资储备、应急救援队工作开展等情况汇报,对江苏大学红十字会和志愿服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江苏大学校领导表示将会继续发挥校红十字会在人道领域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发挥育人功能,将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和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结合,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保护青年生命健康,推动和谐文明校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