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苏州市]苏州退伍军人刷新最短“髓缘”记录

发表时间:2023年06月12日来源:苏州市红十字会

“从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到配型成功,仅用了半年时间,我是何其幸运!”6月12日上午,来自太仓市的退伍军人刘陈申,在苏大附一院十梓街院区捐献了35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用以拯救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他也由此成为苏州市第22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从志愿者登记入库到初次配型成功,仅间隔半年,刘陈申也刷新了苏州造血干细胞捐献史上的最短“寻缘”记录。

微信图片_20230612132334.jpg

1995年出生的刘陈申是盐城市射阳人,2018年来到太仓市工作,目前在亿迈齿轮(太仓)有限公司任职,是一位从事三班倒工作的普通工人。刘陈申的发小王方龙介绍,在生活中,刘陈申为人低调,但始终保持一颗“热心肠”,且热衷于公益事业。17岁开始在部队服役时,他就曾多次献血。去年刘陈申准备前往爱心献血屋捐献血小板时,恰逢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他立刻响应号召,在现场留取了检测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自此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我一直活跃在献血小板的群里,明白捐献造血干细胞能挽救白血病等血液疾病患者,因此我觉得这是一个有意义的举动。”刘陈申说。

今年4月,距刘陈申加入中华骨髓库仅半年时间,他就接到了市红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在知晓相关流程并与家人充分沟通后,刘陈申毫不犹豫地表示同意捐献。随后他积极配合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完成了高分辨配型和捐献前体检,所有指标均符合捐献要求。捐献前,他还主动调整生活作息、积极运动、改善生活习惯,希望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救人这场行动中来。

“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和平时的无偿献血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过程略微复杂一点,我基本没有任何不适感,一切都挺好的。”捐献当天,在苏大附儿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刘陈申一边配合医务人员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一边笑着和前来看望他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经过4个多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刘陈申成功捐献了35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他的这份爱心将重新点亮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之光”。

微信图片_20230612132033.jpg

“能够挽救一个生命,是一件幸运而又光荣的事情,希望远方未曾谋面的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刘陈申说,造血干细胞捐献与人们传统印象里的骨穿截然不同。希望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知识,加入中华骨髓库大家庭。

苏州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献忠介绍,自2020年以来,市红十字会根据市委市政府“对标找差、再攀新高”工作部署,自筹经费提高每年采样检测数量,大大提高了配型成功的概率,近年来每年采样人数超2000人份,为志愿者成功配型开启了“加速度”。


[苏州市]苏州退伍军人刷新最短“髓缘”记录

2023-06-12    来源:苏州市红十字会

“从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到配型成功,仅用了半年时间,我是何其幸运!”6月12日上午,来自太仓市的退伍军人刘陈申,在苏大附一院十梓街院区捐献了35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用以拯救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他也由此成为苏州市第22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从志愿者登记入库到初次配型成功,仅间隔半年,刘陈申也刷新了苏州造血干细胞捐献史上的最短“寻缘”记录。

微信图片_20230612132334.jpg

1995年出生的刘陈申是盐城市射阳人,2018年来到太仓市工作,目前在亿迈齿轮(太仓)有限公司任职,是一位从事三班倒工作的普通工人。刘陈申的发小王方龙介绍,在生活中,刘陈申为人低调,但始终保持一颗“热心肠”,且热衷于公益事业。17岁开始在部队服役时,他就曾多次献血。去年刘陈申准备前往爱心献血屋捐献血小板时,恰逢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他立刻响应号召,在现场留取了检测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自此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我一直活跃在献血小板的群里,明白捐献造血干细胞能挽救白血病等血液疾病患者,因此我觉得这是一个有意义的举动。”刘陈申说。

今年4月,距刘陈申加入中华骨髓库仅半年时间,他就接到了市红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在知晓相关流程并与家人充分沟通后,刘陈申毫不犹豫地表示同意捐献。随后他积极配合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完成了高分辨配型和捐献前体检,所有指标均符合捐献要求。捐献前,他还主动调整生活作息、积极运动、改善生活习惯,希望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救人这场行动中来。

“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和平时的无偿献血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过程略微复杂一点,我基本没有任何不适感,一切都挺好的。”捐献当天,在苏大附儿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刘陈申一边配合医务人员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一边笑着和前来看望他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经过4个多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刘陈申成功捐献了35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他的这份爱心将重新点亮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之光”。

微信图片_20230612132033.jpg

“能够挽救一个生命,是一件幸运而又光荣的事情,希望远方未曾谋面的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刘陈申说,造血干细胞捐献与人们传统印象里的骨穿截然不同。希望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知识,加入中华骨髓库大家庭。

苏州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献忠介绍,自2020年以来,市红十字会根据市委市政府“对标找差、再攀新高”工作部署,自筹经费提高每年采样检测数量,大大提高了配型成功的概率,近年来每年采样人数超2000人份,为志愿者成功配型开启了“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