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青春践行博爱│2025年徐州市“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项目扬帆起航
发表时间:2025年06月30日来源:采编
6月28日,2025年徐州市高校红十字会“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仪式暨志愿者骨干培训班隆重举行。市红十字会、市委社会工作部、团市委、市教育局、市卫健委相关领导亲临现场,为市级项目团队代表授旗,吹响了新一年高校红十字青年深入基层、服务社会暑期实践的嘹亮号角。
启动仪式上,市红十字会副会长郝岚在致辞中强调,全市各高校红十字会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事业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走在前、做示范”的定位,主动服务中心大局,履行好“三救三献”职责。她指出,“博爱青春”是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培养人道情怀与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各高校红十字会要引导青年志愿者在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她对项目团队寄予了殷切期望:一要安全至上,牢固树立生命至上理念,严格落实防护措施;二要虚心学习,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克服困难增长阅历;三要务求实效,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和红十字精神,走进社区乡村为群众办实事,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
深耕十四载,博爱育新苗
“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项目已在徐州扎根十四年。十四年来,它宛如一棵参天大树,累计吸引近 4000 名高校红十字志愿者投身基层,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道主义精神。这一项目为青年提供了一个践行人道理念、锤炼实践本领、播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实舞台,成为徐州高校红十字事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2024年,项目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市 12 所高校红会青年踊跃参与,累计服务时长达到 18,956 小时,惠及群众超 20,630 人次。其中,徐州医科大学红十字会“护暖夕阳”项目凭借其出色的表现,勇夺全省“博爱青春”项目银奖第一名,社会影响力显著跃升,为徐州高校红十字事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程再启,聚力前行
2025 年,“博爱青春”项目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获得了多方面的有力支持。成功立项 2 个省级项目、5 个省级“博爱青春·星火计划”项目,并获得 10 个市级项目支持。这些支持如同坚实的基石,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来自 11 所高校、入选省市级项目的 17 支团队指导老师及骨干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新征程的开启。他们带着对志愿服务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汇聚在此,为新一年的“博爱青春”项目注入新的活力。
骨干赋能,专业领航
启动仪式后,紧锣密鼓开展了志愿者骨干赋能培训。活动特邀2024年省级博爱青春金奖项目第一、二名的项目指导老师授课。
江苏大学张明亮老师,其指导的“博爱髓行”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项目荣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她以《从需求到行动: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的全流程设计与实践》为题,为志愿者们带来专业项目设计与落地的“金点子”。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王晶老师,其“急救西游行”项目蝉联省级金奖及星火计划一等奖。她分享《从0到1:打造可持续发展志愿服务项目品牌》,深度解析品牌项目的孵化经验与心法。
两位导师还与学员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针对学员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答疑解惑。现场气氛活跃,学员们积极提问,导师们耐心解答,为志愿者们解决了实际操作中的困惑。
培训班还安排了扎实的应急救护技能实训。专业救护培训师系统传授了红十字运动基础知识及常见急症的标准化处置方案,内容丰富而全面。培训过程中,聚焦气道异物梗阻、心脏骤停等危急场景,组织了分组模拟演练。志愿者们在培训师的指导下,认真练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CPR)及 AED 使用的核心技能。
通过高强度的训练,志愿者们逐渐掌握了这些急救技能,显著提升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此次应急救护技能实训为志愿者们深入基层服务筑牢了生命守护的技能基石,让他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更加从容自信地伸出援手,为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号角已吹响,征程已开启!新一年的“博爱青春”征途铺展在眼前。徐州高校红十字青年志愿者们正满怀人道理想,整装待发。他们将带着专业知识和炽热情怀,奔赴广袤基层,在服务社会的火热实践中,谱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让“博爱青春”的光芒在徐州大地熠熠生辉。